佟钰恨恨不已,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捉到兀术,却被粘没喝跑来横出一杠子搅了局。
吴阶倒是欢喜无限,宽慰佟钰道:“以眼下宋兵状况,能有这般成果,已是很大的胜利了。兀术十多万人马,损失了十之八九,逃回去的不过一两万人。这一仗下来,金兵数月之内再难组织起对我进犯。乘此间隙,我们正可以整军备武,训练士卒,以为长久之计。这是目前我们最需要的。那时,金兵再难撼动我分毫,由此可保川蜀安堵,可保大宋西南平安。一俟时机成熟,即可尽起川陇之兵,配合大宋全面反击,一举将金兵逐出大宋。”
佟钰这才又高兴起来。
宋兵撤回大散关,吴阶一面部署防务,一面整训士卒,并派人回中原联络大宋朝廷。这期间,佟钰趁空将从兀术处听来的大宋两个皇帝被捉往大金的消息悄悄告给吴阶,两人虽不相信这会是真情,但联络上朝廷,也好奉令统一行动。
接下整训士卒,这一回佟钰却不参与,一个人找了个僻静所在练习射箭。兀术仗着铁胎弓、玄铁箭还有所夸口,他要在这一样上也胜过兀术。不过,他可找不到铁胎弓那样的利器。宋军中最强的是七斗弓,佟钰也只得凑乎着使这七斗弓。然而初学乍练,免不得出丑露乖,这丑样他可不愿让人瞧了去。
两个月后,派去联络朝廷的人回来了,带回的消息直教人大为震惊:大宋的两个皇帝,竟真的当了大金的俘虏!而且整个中原,尽皆沦丧大金之手!山之东西,河之南北,陕西大部,都教大金占了。大宋江山,几丧半壁。
原来,这次大金侵宋,原本兵分三路,东路粘没喝,中路娄室,西路兀术。但中路的娄室在紫荆关遭到大宋军民的顽强抵敌,加之关隘险峻,易守难攻,随即退了回去,转而西去与兀术合为一路。大宋本在东西两路都布有重兵,但将官无能,一见有敌犯边,先自弃守逃命。几十万大军溃如潮水,以致教金兵长驱直入。大宋总揽军机的大臣枢密使童贯,战事初起时正率部巡边驻军太原,闻听大金来袭,还未见到金兵的面,便吓得一溜烟儿地跑回东京汴梁。金兵视大宋无人,日益骄纵,一直打到大宋的都城汴京。危难之际,大宋皇帝赵佶将皇位禅让给了儿子赵桓,号钦宗。赵佶自己则当起了太上皇。然而,他父子两人都对金兵十分畏惧,不敢与金兵抗争,百般乞和。大金攻破汴京后,他父子双双作了俘虏。金兵在对汴京进行了一番大肆劫掠,然后将搜刮到的无数金银珠宝等财物,以及赵佶、赵桓,皇室宗亲,文武百官一干人等,一并押往大金。
当时,赵佶的第九子,时任兵马大元帅的康王赵构正在相州招募兵马,未在汴京,因而幸免被俘。
带回消息的人称,眼下大宋是康王赵构称帝,号高宗,现已渡江到了江南,驻跸建康为陪都,正集聚人马,以图恢复。并带回了赵构的诏书,诏令吴阶为四川宣抚使,开设府衙,仪同三司。其下所属,待报上名册,再予以一一升任。
吴阶、佟钰等人闻听,不胜震惊之余,又不胜唏嘘。尤其佟钰,心情最为复杂。三个大宋皇帝,赵佶、赵桓、赵构,他都见过面。特别是那个老皇上赵佶,佟钰对他印象还不错。不过那时佟钰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看人看事说不上有什么好恶。而有些事则是日后才渐渐明白的。比如皇宫里的那架太湖石,原本就是他家的那架。这几年,佟钰早将这事想得明明白白:天底下哪有那般一模一样的太湖石啊?即便有,那自己藏在家里太湖石的玩意,书画册啦、琉璃球啦,又怎能跑进皇宫的太湖石里去?毫无疑问,皇宫里的那架太湖石,原本就是我们佟家的物事,是被他赵佶硬抢走的。赵佶是皇帝,天下的好物事还不是想抢就抢。这可不是冤屈他,也许抢东西的不是他赵佶本人,但他只须表示出喜欢哪样物事,自有那拍马屁、想升官发财的人动手去抢,这和他自己抢也没什么两样。为了抢东西,他们甚至不惜编织罪名诬陷人,将人家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我们佟家还不就是为了一架太湖石,给官府捉了下到大狱里,现下还不知死活吗?还有苏洛苏大哥,他家原有一幅好看的画,官府想要抢夺,就诬告苏大哥通匪,害得他有家难回,屈死海外。这样的事,指不定还有多少呢?现下好了,天道轮回,老天爷也开始惩罚他赵佶了,他毁了百姓的家,老天爷也就毁了他的家!真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但是,这毕竟是心里的气话,两个皇上被大金掳走,终归是大宋的耻辱。而且,大宋何辜?百姓何辜?竟也跟着遭受这般劫难,却又没了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