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我等都是大明子民,如今政令混乱,皇上已被黄子澄齐泰等人掌控,如此一来,皇命犹如儿戏……王爷,莫要忘了太祖皇帝封诸位王爷的苦心……您身为太祖皇帝如今最长之子,更不该忘了太祖皇帝遗训!”
郭顺一听也跟着对众人道
“诸位,大师说的没错,王爷身负太祖皇帝重托,怎可偏安一隅!”
姚广孝笑道
“郭顺,你曾跟随过太祖皇帝,此事理当如何?”
郭顺一脸正色,拱手向朱棣姚广孝二人一礼,朗声说道
“挥师南下,入朝除奸!”
朱棣突然惊醒,对姚广孝俯身一礼起身看着众人朗声喝道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讨伐,以清君侧!”
众人一听,也遂即说道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讨伐,以清君侧!”
北平城内
设祭坛,供三牲之首,焚香祭天。
城内各处已被燕军驻守。
林正见起事当晚只有千余人,这短短几天竟已有近两万兵士。
吉时已到,随着鼓角声响起,朱棣登上祭坛。
祭拜天地后,看着文臣武将,痛声喝道
“棣乃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国家至亲。受封以来,惟知循法守分。今幼主嗣位,信任奸贼,横起大祸,屠戮我家。父皇母后,创业艰难,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续无穷,一旦残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祖训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迫于躬,实欲求生,不得已者。义与奸邪不共戴天。必奉天行讨,以安社稷,天地神明,昭鉴予心。今率尔等将士诛恶,罪人既得,则法周公辅成王,尔等其体予心!”
朱棣说着不觉已经声泪俱下,情难自已。
文臣众将也颇为所动,一片泣涕之声。
李玉朱能遂即领头喝道
“誓随燕王讨逆除奸,保我大明江山社!”
众将士也当即应声而和,阵阵喊声如山呼海啸。
建文元年七月,迫于建文帝朱允炆的步步紧逼,燕王朱棣计除张昺谢贵等人,据守北平。
之后后朱棣又援引《皇明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讨伐,以清君侧。以“清君侧”为名,发书讨逆,举兵反抗。
朱棣称自己的军队乃靖难之师,因而史称“靖难之役”……
攻占通州之后,首战告捷,燕军士气大振。
朱棣准备犒赏大军,不想却见李玉一筹莫展。
朱棣疑道
“李玉,怎么打了胜仗还愁眉苦脸的?等咱们修整几日,即刻南下!”
张玉想了一下,说道
“王爷,不妥……现在还不是挥师南下的时候……”
朱棣见李玉似有顾虑,当即说道
“但说无妨……”
李玉这才说道
“王爷,属下觉得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目前虽然北平城已经被咱们掌控,可这周围仍有朝廷的驻兵,属下以为当下最要紧的是拔出北平城周边的隐患……”
朱能听了疑道
“可这些守城之将并未趁此来袭,可见仍是在观望形势,倘若咱们南下攻城拔寨,他们自会来降……何必为此损耗兵力?”
李玉急道
“眼下这些人虽然按兵不动,倘若朝廷援兵一到,他们趁此反击,咱们岂不是腹背受敌,这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