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只有朱二赖子那样身无长物的,有时甚至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的,才有资格获得雇农的殊荣。而像他那样的人,在这波浪潮之后尚未可知,但在此之前,少见,真的太少见了。
如朱二赖子这般少见的人物,要在万恶的旧社会,那必然会被人鄙视到泥底,可在当下,谁不高看他一眼呐!要不是他早早地分到了美貌贤惠的媳妇儿,恐怕他家的门槛儿都要被媒婆给踏破咯!
所以说,新社会就是一个字——“好”啊!
而这种处处彰显着新社会优越性的动人事迹仅仅在南江一省为人所知可怎么行?怎么着也得在全国范围内,乃至于在全世界推广呀!
于是乎,一大波受到感召的记者携瓜……不对不对,携纸笔而来,纷纷对朱二赖子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采访。
一时间,国内的各大主流纸媒上都印上了朱二赖子的大名和相片,在某些报纸上,朱二赖子甚至抢占了好些天的头版头条嘞!
就有一位年高德劭的老同志,他在接连十几天了朱二赖子的事迹后,不禁皱起了眉头。
别误会,老人家倒不是对这些个换汤不换药的报道产生了视觉疲劳,呃,好吧,在这年代居然也能遭遇霸屏,确实挺疲劳、挺无奈的,但这不是关键啦!关键是,“二赖子”这几个字肆无忌惮地满天飞,他看着辣眼睛呀!
为了自个儿昏花的老眼着想,这位从事文艺工作近五十年,着作等身的老作家、老诗人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文学素养,亲自给朱二赖子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让他彻底终结了原先那个不怎么上得了台面的绰号。
朱二赖子,哦不,现在是朱爱党了,不出意外的话,他应当会有一个很好的前程。可不巧的是,他竟出了个意外,而且是个很大的意外。
话说,朱爱党的工作能力是很强的,可他毕竟刚从基层上来没多久,难免会犯一些基层干部普遍会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