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种树,后任乘凉(三十七)
“我可能是老了,不太懂得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想法了。”叶遇卿听完何起红的建议后,久久才给了她回复。“琵州展馆是我半辈子的心血,就像我的亲生孩子一样。所以一看到那些中差评,就仿佛听到有人在责骂我的孩子。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说大部分评论都是因为不懂艺术、吹毛求疵的人乱给评论,而并非展馆本身存在问题,所以我完全有底气跟他们计较,用投影的方式将他们的评语公之于众,好让大众去评理。这其实是合理的行为,可我还是难以过自己那一关,这是杀敌一千,自损转给了她。她打开一看,发现这是一家大公司跟琵州展馆的联名产品。琵州展馆一直都是当地的文化大ip,之前也推出过不少有意思的联名文创产品。她记得自己还买过他家跟一个文具品牌的联名草稿纸,稿纸后面印刷着某个当代艺术家画的卷心菜。当稿纸写完或者画完以后,她就可以将稿纸乱揉一通,揉出一个绿油油的卷心菜,原本惨白或者泛黄的草纸神奇地被赋予了生机勃勃的希望,让她觉得她写在纸上的每一个创意、每一次练笔都不是枉费,都有机会开出希望的田野。
只可惜那次买少了,厂商也没有继续补货,这个产品便成了绝版。她的抽屉里还有薄薄一沓卷心菜草稿纸,她不舍得用,所以就一直留在那里作观赏用。而这次琵州展馆选择跟一家大型的养生会馆合作,推出一款特殊的拔火罐。与市面上柱状的拔火罐不一样,它家的拔火罐做成印章的形状,上面刻的是馆藏书法作品上的字。也就是说,拔火罐在身上留下的不再是枯燥又无美感的圆点,而是各具特色和风格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