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来年计划 皇让步
经过窑岗到崞县这段行程,大家已经适应了火车的旅行,对火车的新感也慢慢的淡化,相互之间的交谈也少了。www.126shu.com小青和小虎也被黄玉坤安排到了一个空的长座位睡着。单调的车轮声也让大家昏昏欲睡。一直到下午四点半钟,火车终于又在汽笛声停靠到宁武车站,这里没有窑岗的官员们,可是周遇吉总兵带着人在这里等着呢。
周夫人一看车停到了宁武车站,车一停稳,第一个下到站台,然后开始指挥人帮着她卸东西。周夫人虽然人在窑岗,可是宁武这里有周遇吉,这里是她的家。她听说可以坐火车回宁武的时候,开始在窑岗疯狂的买东西,大家也是帮着她把东西搬了火车。
火车通到宁武,对宁武来说也是件大事儿,宁武的官员和周遇吉都到站台山来了。张知木他们和周遇吉在这里见面自然十分高兴。周遇吉说:“张东家次你们来宁武还是个很大的事情,这火车一通,以后随时可以来了。”
“是啊!我们这样往来方便多了。”张知木说,“以后粮食从南方用船运到窑岗,直接装火车可以运到宁武来,以后边关的粮草安全能得到保证了。”
“张东家说的是。”
看到周夫人把东西都卸到了站台,周遇吉问:“你运这么多东西回来,是准备搬回来?”
“不是,都是给你的。”周夫人在窑岗呆惯了,可不愿意回来。
陈玉峰说:“走吧,我们到车再说吧!”
周遇吉也要跟着火车到牛头山去看看,他们一起登火车。
张知木看到宁武车站那个崞县车站多修了一个分叉,那是直接可以进到宁武关里面的。这样将来运粮草不用在站台再倒一次。这件事儿张知木也是知道的。为了这件事儿,周遇吉给张知木发了几次电报。
火车离开宁武渐渐的有点黑了,车厢里的电灯也亮了。暖暖的车厢,明亮的灯光,让车的人心情好极了。天黑下来以后,女士们用完晚饭,男士们又聚到餐厅喝了起来。在这轰隆隆的回车喝酒,别有一番滋味儿。这也是大明朝第一批在火车喝酒的人。欧阳鹤有些激动的说:“各位,今天的酒喝得别有一番滋味啊!我们将来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我们都是第一个在火车喝酒的人。以后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都可以好好的说道说道。”
“对!欧阳先生说得对!”餐车大家都响应着。
李魁借酒劲过来对周遇吉说:“周总兵,这回我们是官匪一家了!我敬您一盏!”
李魁的话让所有的人一愣,还是周总兵反应的快,“哈哈!说得好,我们以后都是一家了。我们都干了!”
大家都一饮而尽。
张知木说:“周总兵,要不是您在这镇守,我们的铁路通过三关是有些困难的。”因为火车通过偏关、宁武关、雁门关这三道关的封锁线可是一件大事儿,没有周遇吉的鼎力支持,是很难的,因为这需要特意为铁路开一个城门。没有火车通过的时候,要将这道门关。有火车通过的时候,再将门打开。这没有周总兵同意是不可能的。这件事儿,周遇吉也会担很大的风险。朝廷知道了一定很引起很多事。
周遇吉借着酒劲儿,反问了一句,“张东家,你说,这件事儿如果我不同意,你们不做了吗?”
一句话问的张知木还真的没法回答,欧阳鹤解围说:“周总兵要是不同意,我们只好等别的总兵任的时候,我们再修通铁路了。周总兵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能做对不起朋友的事儿。”
“要是其他总兵也不同意通过,你们会怎么样?”周遇吉问。
陈玉峰没犹豫,说:“我们会硬修过去!”
“不一定这样!我们还可以向皇请求吗?他们一直向我们借银子,也能帮我们办点事儿。”张知木说。
张知木他们酒还没喝完,火车到牛头山。张知木看了一下表,时间是八点多。从窑岗到牛头山走了十多个小时,看来速度还行。今天司机是第一天载客,还有都是领导,他今天是宁可慢一点也不敢大意。
火车开始减速了,阎兴站起来说:“各位!大家下车以后,我们在牛头山接着喝!今天一定要尽兴。”
“好好!”大家正在兴头,纷纷响应。
牛头山的老三,早在车站等着火车的到来了,特别是这次窑岗的所有官员和不少贵宾都到牛头山,这可是牛头山少有的大事儿。牛头山的所有的街道都被打扫干干净净。新建的火车站的站台,更是清扫的格外干净。火车一停下,张知木觉得车站外面格外的亮,原来车站点亮了两盏碳弧灯。
张知木等人也下车看到,牛头山车站来了很多人,到处都点着电石灯,象过节一样。
张知木过去握着老三的手说:“这么晚了,让你接我们,太辛苦了!”
“哪里话张总,你们来了,我们牛头山是过年也没这么热闹。你看看都不睡了,大家都要到火车站看看始发车是怎么到的。”老三说,“是不让他们来,他们回去也睡不着。”
大家在车站客气一番之后,老三把大家带到牛头山的客房去了。现在牛头山有自己的发电厂,所以房间里也都有暖气。客房用品都是换洗的干干净净。分配完了住处,老三又把大家请到餐厅。
这次张知木他们是可以放心的喝一顿了,别人喝得怎么样不知道,反正张知木是被抬回客房的。
窑岗人今天是该醉一回了。这次到牛头山铁路的开通,是窑岗为下一步快速发展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有了这条铁路,冶场的钢铁产量,不会受到交通运输的制约,可以加速发展。
张知木他们第二天早晨起来的都晚了一点,草草的吃点东西,大家一起来到牛头山后面的露天煤矿。让张知木很欣慰的是,煤矿开采的很有章法,没有因为煤炭很多乱来。卢炳义也领大家,看了那个准备建设发电厂的地方。发电厂后面的有条从山里流出来的小溪,已经被一个土坝给拦了,土坝间是水泥建的一个闸门。
老三说:“现在水流很小,可是夏天雨季的时候,水流很大,现在修坝建一座水库,将来发电厂用水够用,我们整个牛头山用水也够了。”
卢炳义给大家介绍说:“我们现在正设计十兆瓦汽轮机发电机主,如果十兆瓦的汽轮机组成功了,我们在旁边再建一座一百兆瓦汽轮机发电机组。”
其实来的人都不知道十兆瓦和一百兆瓦是啥概念,但是知道是很多行了。不过欧阳鹤听出来,他说:“是把我们现在有的和冶场那边两台两兆瓦要发电的都算,也没有十兆瓦。你们的电厂,可是要把我们的发电量提高了一大截啊!”
“今后,我们的用电量会大幅度的提高,我的必须是电力先行,交通先行。”张知木说。
有不少来宾不知道电是怎么回事儿,问:“这电也是用火车运吗?”
卢炳义笑着说:“我们会沿着铁路线附近,架设高压电线,用电线把电力送过去。”
接着,大家又看了准备建设炼焦厂的地方,这场子紧挨着电厂。因为以后的炼焦厂出来的煤气和余热都可以给电厂用。那些没有用完的煤气是电厂很好的燃料。当然大量的煤气还是要压缩之后送回窑岗的。
周遇吉看见窑岗人雄心勃勃的计划很兴奋,说:“张东家,你们做啥计划,被忘了我们外三关,我们那里也有很多煤炭。”
张知木说:“好啊!将来我们有多少煤也不够用。以后你们那里的煤也可以变成电力运出去。”
“也要建一个发电厂,也建一条电线?”周遇吉看来对这个真的感兴趣了。
卢炳义说:“建一个电厂行,我们的线路通过宁武关,把你们的电一起输送出去行。”
“还能用一条电线?”周遇吉当然不懂了。
“是的,共用一条行。”卢炳义说。
下午,张知木他们要看看再向北通往大同、杀胡口方向的铁路建设情况。
这条铁路从窑岗出来,一直向北,到牛头山东侧才分了一个支线向西转到牛头山,在转弯儿的地方直行,是朔州方向这个分叉的地方离朔州二十五公里,已经有一段铁路向这方向延伸了。但是大部分工程还都是停留在平整路基的阶段,现在只是做一些铲个包,填个坑阶段,修好的路基,也要等过年开春了土化了,夯实再摊铺道砟等工作。
来到这里是牛头山准备了不少马车才把大家拉过来的。好在许多女宾们不来了,不然还没这么些车子呢。
考察完了,卢炳义说:“过了朔州到了山阴县。从山阴县开始我们的铁路不能完全按照以前的公路走了。向西北是杀胡口,向东北是怀仁县、大同。我们在山阴到这里都开始布置人了。我们窑岗到牛头山铁路沿线的工人,先撤回窑岗休息一个月,过完年,乘火车过来,我的想法是先修从山阴到杀胡口的铁路,然后再修到大同那段。因为我们修完了窑岗到牛头山这段铁路,我们也有了一些经验,铁路修建速度也不一样了,如果顺利,我们明年能把到杀胡口的铁路修通。这段路的关键是有十几条大桥需要建设。不过只要水泥供应能保证施工的进度,我们能在明年这个时候,把铁路修到杀胡口来。”
周遇吉说:“铁路要是到了杀胡口和大同可太好了,这样的话,只要那两地方有事,随时都可以调兵马粮草一起过去。”
张知木说:“对!我同意卢先生的意见,明年要兵出杀胡口,我们的铁路不管花多大的代价都要修到杀胡口。”
窑岗的这些领导们很少有时间把工作都放下出来走走,也很难有这么长的时间一起聚在一起。张知木也趁机在这里轻轻松松的给大家开了一会,讨论一下未来的发展情况。
最后张知木做了一个明年展望的报告。报告提出了几大重点工作。
军事方面:
一,完善军队建设,将三个团的师补充成四个团的师。加大军官的培训力度。
二,打好出关的这一仗,争取在河套地区站住脚。
三,其他方向,尽量采取守势。
四,完成钢壳船的建设,争取下水试航。
五,卢炳义先生负责派人,由石涛带头组建一支地理勘测队。从山西开始,用六分仪将地图位置重新按照经纬度精确测量标注一下。顺序是山、河、城、镇、路,争取明年将汾河、黄河、长江主要段落都标注出来,制作我们自己的彩色地图。
六,争取130火炮能够量产。
七,争取轻机枪能够量产。
八,成立一个军队工团。
九,试行军事主管和政治主官的双首长制。
生产和基础建设方面:
一,争取,所有通电报的地方,都能够实现语音通信。
二,完成一个宾馆、图书馆、博物馆、窑岗办公大楼等重点项目。
三,开建军事学院、商贸政治学院、语言学院、技工学校
四,完成到杀胡口的铁路建设。
五,完成到石灰窑的铁路公路建设,同时完成转窑水泥厂的建设。
六,扩建凌水码头造船厂,再建几座能造托轮的和驳船的船坞。尽量争取多造拖轮、驳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