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季风盛行,郑芝龙并不认为红夷的战舰能够顺利抵达巴达维亚,或会被季风吹到海上的某个犄角旮旯里去。
可是太子爷言之凿凿地说红夷的战舰从大员出发,可在大约五十天之内抵达巴达维亚,向东印度公司求援。
实际上是用了五十四天就抵达了,但即使漏网之鱼用六十天的时间来航行,在郑氏高层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郑芝龙只能以防万一,这一来一回,红夷的支援舰队至少要耗费两个多月才能抵达东番以南的海域。
对前往巴达维亚求救的红夷来说,他们要逆风航行不下五千公里,才能抵达目的地。
而从金门发兵,到大员的距离仅有不足三百公里。
红夷需要航行的距离是郑军的二十倍之多,而双倍兵力对比却正好相反!
郑芝龙不相信自己握有如此大的优势,还拿不下这小小的大员城堡。
真要是两个月的时间还能不能攻克岛上红夷修建的防御工事的话,那么所有参战将士都应该扔进海里喂鱼。
要与红夷大打出手,便先得筹备粮饷,郑芝龙命先郑芝兰调集一百万两银子与一万石军粮直接装船,而后便随大军一同进发澎湖。
这笔钱非是月俸,而是赏银,若是大军可以在短时间内,譬如十日之内攻克红夷所据之城堡,郑芝龙便打算向全军发放这笔银子。
普天之下,除了刚刚成为曝发户的某太子之外,也只有镇海伯可以一掷千金,喊出“打下大员狗屁倒灶的事情,他也就是在心里乐呵一下而已。
两支舰队在海上作别,一支规模较小的舰队又一分为二,一路由郑芝莞带队去天金,接藩王兵马去苦兀。另一路则由郑芝豹率领,向东北方向航行,去倭国装载士兵。
所辖战舰众多的主力舰队则掉头转向东南方向,先行驶抵澎湖,郑芝龙担心被太子爷言中遭遇台风的事情,便决定现在这里让舰队落脚。
已经倾巢出动的郑氏舰队可是扛不起台风的狂暴攻击,尤其是在围攻红夷城堡时,一旦遭遇台风侵袭,只怕就要船毁人亡,血本无归了。
损失几百万两银子,郑芝龙根本就不会心疼,但要是将带出来的这些精锐士卒与老练水手给折损了,郑氏便要元气大伤,短期之内都不能恢复了。
海上天气千变万化,经常出海便要尤为注意,郑芝龙此番带着本土与西方擅长观星的道士和占星师,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地避开人力所不能及的台风。
闽地在五月至十二月是台风的高发期,尤其是夏季,几乎每月都有台风经过,在海上能够刮起数丈高的巨浪,掀翻大型战舰也是轻而易举。
若是被红夷所伤,还能找机会报仇雪恨。要是被台风给弄沉,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回去得好好拜拜妈祖才行……
“诸位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与一个坏消息!”
安营扎寨之后,郑芝龙便要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向麾下的诸位将领告知。
“大哥直言无妨!”
既然决定干了这票买卖,郑芝凤也就不会介意任何不利于己方的消息了。
“好消息是由于消息封锁得当,派去的细作回报大员红夷尚未有所警惕!”
这是让郑芝龙十分开心的事情,不说保持攻击的突然性,而且郑芝鹏带去南洋的船队在一时半会也是非常安全的,这让一干将领都面露喜色,看来此番必定可以功成名就。
“坏消息是根据随军道士与占星师的预测,五日之后或有台风来袭!”
郑芝龙觉得太子爷的嘴巴真是被开过光的,真是一语成谶,说要防范台风,自己还真遇到了,这下还得尽快进兵,否则大军便只能逗留在澎湖避风。
“啥???”
郑芝鳌有点傻眼,这不等于没说啥好消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