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师胜郑而骄,且久出疲敝。”————————【东周列国志】
司徒杨彪一行尚未回到长安,便听到中风在床的前宗正刘松在一天晚上病逝的消息,众人知道这必然是消息走漏了风声,紧赶慢赶走到新丰,又听说太尉刘虞在承明殿与皇帝出现争执,受到御史的弹劾,正在上疏谢罪。
杨彪得知这个消息后也不急着回长安了,行至灞桥的时候正好赶上关中入冬的第一场雪,他借口风雪难行,要在驿亭里歇一晚再去长安。面对近在咫尺的长安城,刘邈心里再是不安,也无法违拗杨彪的意思,只得应承下来。
风雪无声,天地无光,灞桥柳已不堪折,犹如枯瘦的老妇人杵杖静立桥头。
未过多时,长安方向来了一辆马车,在长亭外缓缓停下,亭长听到动静忙上前招待。这时只见一个在屋檐下等候已久的苍头率先迎上,拉住亭长说了两句,亭长楞了一下,识趣的走了,而从车上下来的一个年轻人见到这个苍头后便客气的点点头:“叔父何在?快带我去问起居。”
“郎君这里请。”那苍头对他甚为恭敬,很快将他带入了杨彪休息的地方。
杨彪正坐在火炉边烹茶,看到那年轻人进来,搓了搓袖里的手,笑道:“来得正好,刚烹好一壶茶,你喝一碗暖暖身子。”
“见过叔父。”年轻人小步走到杨彪对面,伏身拜倒,而后直起身来端正坐好。他是杨彪的族侄杨亮,父亲是原任侍中杨琦,年纪轻轻就继承了西乡侯的爵位,其人并不出众,只是他的疑似后代特为出名:“叔父一路返程辛苦,腿脚可还方便?”
“车坐久了,都是如此,你不用挂怀。”杨彪给对方添了一碗茶,开始嘘寒问暖:“近来学业如何?国子监还是老样子?”
杨亮现在是国子监的一名教习,每日在教导之余结交士族子弟,也算是清贵悠闲,他答道:“今年太学与国子监共同策试,最终得入殿试的,依然是太学生居多。”说完他不禁叹了一声:“亏得国子监专征士人……”
“太学也有士人,你切不可一叶障目。”杨彪醒轻轻点了对方,继而好奇的问道:“这次入殿试的可有何殊为出众的年轻才俊?老夫记得过去几年策试虽不乏牧民之才,但到底只有刘廙、何宴等人才算入眼,却不知今年如何,是否能有当年苏则、诸葛瑾那两年人才迭出的景象?”
“今年确实不错,只可惜叔父当时不在长安,以致错过。”杨亮正好是策试的考官之一,说起这个来不由神采生动:“且不说凌统、吕蒙这两个早在‘见政实习’时就已崭露头角,单说是治剧科的孙权、孟建、石韬便俱可称州郡之才,尤其是孙权,年纪轻轻,但陛下似乎对他特为青睐。”
“特为青睐?”杨彪好奇的问道。
杨亮到不觉得奇怪,点头道:“初次见到孙权的人都会惊异,他便形貌奇伟,紫髯碧眼,绝非中原所有。”
原来是相貌,杨彪这样想着,自动忽视了杨亮话里对孙权的嘲讽:“太学的这几位,老夫有所耳闻,那国子监呢?‘二曹’此次当在其列吧?”